为积极响应学校学术生态建设号召,推动跨校学术交流,深化产学研合作,11月7日下午,买球平台
在崇真楼A5033举办武汉纺织大学第100期学术沙龙。本期沙龙以“新型储能技术研究”为主题,围绕钙钛矿光电器件的相变机理与工艺路径等前沿问题展开交流。学院部分专业教师与研究生代表40人参会,沙龙由专业学科带头人方国家教授主持。

本次沙龙特邀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永华教授作专题报告,题为《钙钛矿光电转换器件:溶液法与真空法》。陈教授从材料调控出发,系统介绍了一系列新型离子液体溶剂(如MAAc、BAAc、MAFa等)的研发历程与制备路径,成功突破传统高毒性、强配位溶剂(如DMF、DMSO)的技术限制,实现了在室温、高湿空气中制备高性能甲脒基钙钛矿光伏电池,显著提升了器件的效率与稳定性。
陈教授还重点分享了其团队提出的“反向全真空逐层蒸发”制备新策略。该策略通过自组装分子与甲脒的协同作用,优化前驱体沉积顺序,结合原位表征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深入揭示了材料由固相前驱体向α相转变的关键机制及温场对结晶过程的影响。这一全蒸发技术不仅适用于光伏器件,也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研发思路。
武汉纺织大学王海兵博士作了“氧化钇抑制组分分离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的报告,解析了正置结构钙钛矿电池的界面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规模化生产的界面薄膜制备技术,提升了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衬底的稳定性,获得了高性能的钙钛矿光伏器件。
整场沙龙紧扣光电技术与新能源材料学科前沿,现场互动频繁、讨论热烈。与会师生积极提问,与陈教授展开深入交流,充分展现了师生对学科前沿的关注与探索热情。

本次学术沙龙不仅加深了武汉纺织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之间的校际合作,也为未来双方在新型储能与光电材料领域的联合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我校相关学科的高质量发展。